一、个人简历
姓名: 闵运江
性别: 男
出生年月:1963年3月
籍贯: 安徽金寨
职称: 教授(三级)
学历学位:博士
邮箱: minyunjiang @wxc.edu.cn
二、教育学习:
1982.9-1984.7 600cc大白菜官网(原六安师专)生物系 专科毕业;
1990.4-1991.8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学助教班 在职进修;
1993.8-1994.2 无锡轻工业学院(现江南大学)食品系 单科进修;
1998.9-2001.6 安徽师范大学生物教育本科(自考) 获学士学位;
2003.9-2006.12 安徽师范大学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在职) 获硕士学位;
2008.9-2013.12 安徽大学生科院、资环院博士研究生 获博士学位;
2016.2-10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美国) 访问学者。
三、研究方向:
植物学(系统分类、分子生态)、植物生物活性成分开发与利用。
四、讲授课程:
1. 植物学(形态解剖、系统分类)及其实验、实习;
2. 普通生物学;
3. 仪器分析及其实验;
4. 园林树木学及其含实验;
5. 食品新资源开发与利用;等。
五、科研情况:
主持科研课题:
1.盐肤木果实中多酚类的分离及其对盐肤木果油品质影响的评价(KJ 2014ZD33),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14.1~2016.12;
2. 淮南市潘北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与重建关键技术研究(KJ2012A279),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2.1~2014.12;
3. 委陵菜属的生物活性成分提纯及其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的评价(KJ
4. 猕猴桃果酒深加工技术(KJ2007B290),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07.1~2009.12;
5. 皖西大别山区丰产野菜资源及其开发应用研究(KJ1998B050),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998.1~2000.12;等。
主要参加科研课题:
1. 基于分子信息和化石花粉证据推测冰岛蓼冰期避难所及冰期后的迁移路线(41072251),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011.1~2013.12;
2. 通江湖泊植被典型生态类型的生态对策(03043102),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9.1~2011.12;
3. 大别山重要水源地水质生物监测体系的建立与优化(KJ
主持教研(/质量工程)项目:
1. 闵运江名师工作室(2016msgzs077),省级质量工程重点项目,2016.12~2018.12;
2. 中美高校理工科本科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2016jyxm1102),省级教研项目,2016.12~2018.12;等。
主持人才项目:
1. 安徽省2016年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国外访学研修重点项目(gxfxZD2016200),2016.1~2016.12;
2. 600cc大白菜官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WGKQ2021030),2021.1~2023.12;等。
六、个人成果:
获奖及荣誉:
1. 安徽省省级教学名师,( 2014);
2. 六安市首批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2017);
3. 校青年教师课堂评优赛一等奖(理科第一名)(1994年秋学期);
4. 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997-98、1999-2000年度、2002-03年度);
5. 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001);
6. 校级师德标兵(2001-02学年度);
7. 校级优秀教师(2004-05、07-08、11-12、13-14学年度);
8. 校教学质量考核优秀奖(2003-04、07-08、11-12、12-13、13-14、16-17、17-18、18-19、19-20学年度);等。
代表性论文(2001年以来):
杂志名称 | 刊物级别 | 论文名称 | 发表时间(卷期) | 作者排序 | 页码 |
生物学杂志 | 国家级 | 皖西大别山区金樱子野生资源贮备量的调查研究 | 2001年4月(第18卷第2期) | 第一作者 | 26~28 |
中国林副特产 | 国家级 | 皖西大别山区野菜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 2004年6月(第70卷第3期) | 第一作者 | 44~47 |
600cc大白菜官网学报 | 省级 | 天马自然保护区野菜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 2004年4月(第20卷第2期) | 第一作者 | 33~34 |
600cc大白菜官网学报 | 省级 | 亚硫酸氢钠对菜豆光合产量的影响研究 | 2005年10月(第21卷第5期) | 第一作者 | 35~38 |
600cc大白菜官网学报 | 省级 | 火棘果实成熟期中营养成分动态变化研究 | 2006年10月(第22卷第5期) | 第一作者 | 70~73 |
中国林副特产 | 国家级 | 皖西大别山区产几种蔷薇属野果营养成分研究 | 2006年11月(第72卷第6期) | 第一作者 | 1~4 |
中国林副特产 | 国家级 | 皖西大别山区野生食果资源及其开发应用研究 | 2007年1月(第73卷第1期) | 第一作者 | 50~56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国家重点级 | 市售几种茶叶及其汤汁中咖啡因和铅、铜的检测 | 2007年11月(第17卷,第11期) | 第一作者 | 2273~2275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国家重点级 | 委陵菜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 | 2008年5月(第14卷第5期) | 第一作者 | 31~35 |
食品与发酵工业 | 国家重点级 | 安徽产十种委陵菜植物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与含量研究 | 2008年6月(第34卷第6期) | 第一作者 | 176~179 |
环境与健康杂志 | 国家重点级 | 六安瓜片茶区土壤对茶叶铅、铜含量的影响 | 2008年7月(第25卷第7期) | 第一作者 | 601~603 |
中国林副特产 | 国家级 | 安徽产委陵菜属四种可食用野菜的成分分析 | 2008年8月(第74卷第4期) | 第一作者 | 4~6 |
激光生物学报 | 国家重点级 | 四种重金属胁迫下朝天委陵菜的生长特性及富集能力 | 2008年10月(第17卷第5期) | 第一作者 | 618~623 |
600cc大白菜官网学报 | 省级 | 植物细胞DNA 提取与PCR实验的设计及其关键参数的优选 | 2010年4月(第26卷第2期) | 第一作者 | 89~92 |
600cc大白菜官网学报 | 省级 | 莓叶委陵菜黄酮与三萜类成分提纯与HPLC条件的初步研究 | 2011年10月(第27卷第5期) | 第一作者 | 1~3、41 |
600cc大白菜官网学报 | 省级 | 莓叶萎陵菜醇提物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 2012年10月(第28卷第5期) | 第一作者 | 1~3 |
Life Science Journal | SCI | Phylogenetic Position of Polygonum bungeanum in Polygonum L.s.lat. (Polygonaceae) as Evidenced from nrDNA ITS, cpDNA atpB-rbcL and trnL-F Sequences | 2013年6月(第10卷第2期)
Life Sci J 2013; 10(2): 2664-2670 | 第一作者 |
2664-2670 |
SCIENCE | SCI | Origin area and migration route: Chloroplast DNA diversity in the arctic-alpine plant Koenigia islandica | 2014年57卷第8期 | 第2作者 | 1760–1770 |
Novon | SCI | Koenigia chuanzangensis (Polygonaceae), a new species from | 2015年12月10日出版 2015,24(3):266-272 | 第一作者 | 266-272 |
Food and Agricultural Immunology | SCI | Influences of Hyriopsis cumingii polysaccharides on mice immunosignaling molecules and T lymphocyte differentiation | 2017年4月 2017, 28(4): 586-598 | 第4作者 | 586-598 |
农产品加工 | | “7S”与HACCP联合在高校食堂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2018年5月 | 第2作者 通讯作者 | 67-72 |
Cellular Microbiology | SCI(二区) | A pleiotropic role of FlaG in regulating the cell morphogenesis and flagellar homeostasis at the cell poles of Treponema denticola | Willy:2013年 6月23日 杂志:2019,21(2):e12886 | 第4作者 | 1-12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二类 | 霍山石斛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活性菌株的鉴定 | 2018,30:968-973 | 第2作者 | 968-973 |
600cc大白菜官网学报 | 三类 | UPLC-MS法对盐肤木果实及其油脂中漆酚成分的分析 | 2019,35(5):74-80+90 | 第1作者 | 74-80+90 |
西北植物学报 | 二类 | Bionectria ochroleuca OS17: An Endophytic Fugus from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That Produces Cordycepin | 2019年12月 2019,39(12):2271-2277 | 第2作者 | 2271-2277 |
600cc大白菜官网学报 | 三类 | 模拟盆栽条件下盐肤木对3种重金属胁迫的耐受性及其富集作用研究 | 2020年4月 2020,36(2):49-54 | 第2作者,通讯作者 | 49-54 |
指导学生竞赛:
1. 2019年12月,指导学生刘兴悦等参加“安徽省大学生标本制作大赛”获一等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
2. 2019年12月,指导学生方程等参加“安徽省大学生标本制作大赛”获三等奖;
3. 2018年12月,指导学生吴惠等参加“安徽省大学生标本制作大赛”获一等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
4. 2018年12月,指导学生闵娟等参加“安徽省大学生标本制作大赛”获二等奖;
5. 2018年11月,指导学生周钰美等参加“安徽省2018大学生食品设计创新大赛”获一等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
6. 2017年12月,指导学生龙昇翔等参加“安徽省2017大学生食品设计创新大赛”获一等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
7. 2017年12月,指导学生卜亚兰等参加“安徽省大学生标本制作大赛”获二等奖;
8. 2015年10月,指导学生郭倩文等参加“安徽省大学生标本制作大赛”获三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