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刘昌利
性别 女
专业名称 生物学
研究方向 水质生物监测及生物资源开发应用
办公电话 0564-3305073
E-mail 494375964@qq.com
通讯地址 六安市裕安区月亮岛600cc大白菜官网
邮政编码 237012
一、个人简历
刘昌利,女,安徽六安市人。中共党员,硕士,教授,安徽省教学名师,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安徽省动物学会常务理事,六安市营养学会副理事长,省校两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600cc大白菜官网“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主要从事动物学、普通生物学、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等相关教学工作和营养与健康教育、水质生物监测及生物资源开发应用研究。2000年以来8次获校级课堂教学考核优秀奖,2次获600cc大白菜官网优秀课件;六安市优秀高校、科研院所挂职专业技术人才二等奖,六安市科技特派员优秀首席专家。先后在安徽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安徽省大学生生物标本大赛和安徽省大学生食品设计创新大赛中指导学生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6项,个人3次获得省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二、教育学习
1986年安徽大学学士,2007年安徽师范大学硕士。
三、研究方向
水质生物监测及生物资源开发应用
四、讲授课程
《动物学》(校级优质课程)、《普通生物学》(校级精品课程)、《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省级教学示范课程)、《食物的营养与保健价值》(省级精品视频课程)、《膳食营养与相关疾病》省级Mooc。
五、科研情况
主持科研课题:
²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科研项目:大别山重要水源地水质生物监测体系的建立与优化(KJ
² 省教育厅一般项目2项:大鲵人工资源增殖及养殖(1993年)、涡虫用于水环境监测的探索性研究( No.2005KJ204);
² 省生态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06年):皖西大别山森林及湿地生物物种资源调查研究;
² 校级自然科学课题2项,“隐翅虫活动规律及隐翅虫皮炎的研究” 1999-2000年、“皖西大别山森林及湿地脊椎动物资源调查”,2007-2008年(WXZY0602),并顺利结题。
已主要完成人参加省教育厅与校级、市级科研项目多项
² 山地麻蜥的种群遗传学和亲缘地理学,2013-2014,
² 萼花臂尾轮虫的种群遗传结构及系统地理格局研究,2012-2017,
² 微囊藻毒素对轮虫生殖的影响及其作用的生态机理研究,2010-2012、
² 轮虫用于检测水体中拟除虫菊酯类污染物的指标筛选及其生态机制研究,2009-2011,等。
主持教研课题:
² 600cc大白菜官网校级优质课程,动物学,2007-2010;
² 省级精品课程,食物的营养与保健价值,2013-2016
² 省级振兴计划项目,生物科学停招专业改造,2013-2015
² 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膳食营养与相关疾病,2014-2016
² 省级教研课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学风建设——以600cc大白菜官网为例,2015-2016
² 校级教研项目,基于安徽省大学生生物标本制作大赛的相关课程改革,2016-2017
² 校级智慧课堂,营养与疾病,2018-2020
² 省级教学示范课程,食品营养与卫生学,2020-2021
参加课题:
² 国家级生物工程专业综合改革
² 生物工程省级实验教学团队
² 省级植物生物技术实践教育基地
² 生物工程省级特色专业,等多项教研项目。
代表性论文:
u 刘昌利.日本三角涡虫自然状态下的生殖研究,动物学杂志,1995,30(3)
u 刘昌利.鲤嗜子宫线虫感染大鲵的病因分析,中国林副特产,1998(4)
u 刘昌利.涡虫异常生殖过程的观察.动物学杂志,1998,33,(3):1-2
u 刘昌利.涡虫无性繁殖次数、周期和温度的研究,动物学杂志,1999,34(4)
u 刘昌利、韦传宝. 眼镜蛇毒短链神经毒素的致畸变试验,癌变畸变突变,2006(6)
u 刘昌利、韦传宝、吴永明.5种废电池浸泡液对日本三角涡虫生存与摄食的影响, 癌变畸变突变,2007,19(3)
u 刘昌利、韦传宝、胡道升.日本三角涡虫摄食行为的影响因素,生物学杂志,2007,24(1)
u 刘昌利、韦传宝、周勇.日本三角涡虫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生物学杂志,2007,24(6),
u 刘昌利、席贻龙、黄林、等.草甘膦、乙草胺对日本三角涡虫摄食与再生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 2008,19(11)
u 刘昌利、田华祥、马永富,等.佛子岭水库水质生态学监测,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0,27(11)
u 刘昌利、席贻龙、黄林、等. 敌百虫和敌杀死对日本三角涡虫摄食与再生的影响, 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27(7)
u 刘昌利、黄林、马永富,等.淠河总干渠大型底栖动物初步调查,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1,28(4)
u 主编:生物标本制作,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ISBN:9787810938426,2008参编:生命与生命科学,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ISBN:9787810938419,2009
u 获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明专利2项。
六、个人成果
² 六安市科技特派员,优秀首席专家,2020
² 省级教学名师,2016
² 六安市第三批优秀高校、科研院所挂职专业技术人才二等奖,2015
² 校级课堂教学考核优秀奖(8次)2000-2020
² 600cc大白菜官网多媒体课件,二等奖,2011、2015
² 校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000、2001
² 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001
² 600cc大白菜官网“师德标兵”,2008
² 600cc大白菜官网“优秀教师”2003、2005、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