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历
詹少华,男,生于1963年9月,博士,教授。
二、教育学习
1981年9月-1985年7月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
1985年7月在600cc大白菜官网工作至今;
2001年9月-2007年7月在安徽农业大学攻读物遗传育种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林毅教授。
三、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标记辅助作为育种,例如天然彩色棉和分子标记,分子标记辅助大豆纯化。
四、教授课程
主要从事遗传学、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仪器分析等课程教学。
五、科研情况
(1)主持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资助项目:《分子标记辅助梅桥大青豆品种提纯和改良》(KJ2008A089)。
(2)参与项目: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天然彩色棉彩色纤维形成机理研究”(050410106)、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离子束育种技术的研究”(2001BA302B-03)、国家中小企业创新项目“霍山石斛人工繁育产业化生产”(83005C 26213400830)、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研项目“抗除草剂转基因小麦生态安全性评价及预防措施的研究”(2002.kj084)、安徽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霍山石斛种苗、天麻种麻脱毒快繁和工厂化繁育技术的研究”(01803006)。
(3)主要论文:
[1] 詹少华,林毅,蔡永萍,汪曙.天然棕色棉色素提取、纯化及其UV光谱研究,激光生物学报,2004,5:324-328
[2] 詹少华,林毅,蔡永萍.棕、绿彩色棉棉铃生长发育动态研究简报.棉花学报,2005,2:167-169
[3] 詹少华,林毅,吕 凯.天然彩色棉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和硝酸还原酶测定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05,1:17-18
[4] 詹少华,林毅,张 倩.天然棕、绿彩色棉叶片光合色素分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2:1-4
[5] 詹少华,林毅,蔡永萍,吴甘霖.棕色棉纤维中酚类物质动态变化与色素合成的关系,作物学报,2006,32(11):1684-1688
[6] 詹少华,林毅,蔡永萍,李正鹏.天然彩棉棕色素稳定性及其机理研究.激光生物学报,2006,15(4):354-358
[7] 詹少华,林毅,蔡永萍,文 汉.天然棕色棉色素分布规律及色素合成与纤维发育的关系.棉花学报2006,18(3):170-174
[8] 詹少华,林毅.天然彩棉棕色素定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分子植物育种,2005,3(3):439-444
[9] 詹少华,林毅,蔡永萍,李正鹏.天然棕色棉纤维色素光谱学特性及其化学结构初步推断.植物学通报,2007,24(1):99-104
[10]詹少华,林毅,蔡永萍,李正鹏.缩合单宁与天然棕色棉纤维色素合成的关系.棉花学报,2007,19(3):183-188
[11] 詹少华.《天然棕色棉纤维色素合成机理及其SRAP分子标记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12]詹少华,尹艺林,蔡永萍,樊洪泓,林毅.利用VBA查找核酸数据库DNA保守序列[J].生物信息学,2011(4):299-302
[13]詹少华,盛新颖,蔡永萍,樊洪泓,林毅.Excel平台的EST-SSR分析方法[J].生物信息学,2010(3):282-285
[14]詹少华,盛新颖,樊洪泓,蔡永萍,林毅.大豆二核苷酸SSR侧翼序列保守性分析[J].大豆科学,2010,29(2):195-198
[15]盛新颖,詹少华,樊洪泓,蔡永萍,林毅.利用SSR分子标记鉴定“梅桥”大豆种质纯度[J].大豆科学,2010,29(2):210-214
[16]詹少华,樊洪泓,林毅.“探究-研讨”教学模式在高校遗传学实验中的应用[J].生物学杂志,2009,26(6):89-91
[17]詹少华,盛新颖,樊洪泓,蔡永萍,林毅.大豆EST序列长度与SSR特性的关系[J].大豆科学,2009,28(2):-204-209
[18]詹少华,李正鹏,林毅,蔡永萍.天然棕色棉纤维色彩遗传特性的定量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2):146-148
[19] 詹少华, 尹艺林,蔡永萍, 樊洪泓,林毅. 利用VBA查找核酸数据库DNA保守序列, 生物信息学,2011,9(4):299-302
[20]詹少华; 韦传宝.皖西大别山松乳菇菌丝半固体培养研究.600cc大白菜官网学报,2013,(5):1-4
[21]詹少华.韦传宝.大豆基因组保守序列及综合保守序列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ICSAP)的设计,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6):13847-13850
[22]詹少华.松乳菇子实体人工诱导方法研究.600cc大白菜官网学报,2018,34(5):1-4
六、个人成果
2004年“霍山石斛人工繁育、种质改良和产业化技术: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06年“天麻种麻非共生繁殖和移栽技术”,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08年“以色列番茄种质资源利用及设施高产优质栽培模式研究” ,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出版物:
詹少华.生物工程的细胞与分子基础.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年09月.